NO.10:高跟木屐鞋 日本 18世纪至今
木屐,简称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木屐由中国人发明,后传入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松糕鞋问世之前,日本舞妓(学徒艺妓)就已经在穿高跟木屐人字拖或高跟木底鞋了。人们穿这种超厚的松糕鞋并不仅仅是为了赶时髦,还有非常现实的原因在里面。如果你穿着一件很贵的和服,衣服一直拖到脚的位置,你绝对不想在外面走路时衣服粘上泥巴。
NO.9:男士高跟鞋 欧洲 18世纪
高跟鞋最初本来就是为男士设计的。16世纪初,人们为了解决骑马时骑士的脚在马镫里滑动的问题,因而垫高了鞋后跟。法国君主路易十四的这个个人爱好成就了高跟鞋后来的风靡,但当时高跟鞋主要都为男性穿着。
NO.8:卡卡鞋 黎巴嫩 14-17世纪
银色点缀的木质高跷鞋“kabkabs”或称“nalins”曾是中东国家女性居家实用的步履,在泥泞的街道上和高温、潮湿的浴室里不会粘到泥土或是感到不舒服。这种鞋通常是有钱人才穿,一般都会镶嵌以大量的贝壳。这种鞋有几英尺高,而且还会配上皮质、丝绸或是天鹅绒鞋带。
NO.7:褶皱桦树皮鞋 芬兰 20世纪早期
在二十世纪早期,女性平日里都会穿着内里包有裹脚布的树皮鞋。这种鞋也会用作套鞋穿,使昂贵的皮鞋不粘上雨雪和泥巴。这种鞋通常是用桦树树皮做的,但也会用菩提树或是椴树树皮做材料。
NO.6:软木底鞋 意大利 1580-1620
如今,只有少数几个博物馆才有原始的软木厚底鞋的样板。这种鞋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但17世纪初期许多意大利妇女仍会选择穿这种鞋。像日本的高跟木屐鞋一样,这种软木厚底鞋一点都不实用,一开始它的用处就是为了穿着者引人注目。
NO.5:无跟鞋 2007年
无跟鞋在2007年安东尼奥·贝拉尔迪品牌的秀场上首次公开亮相,2008年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使之声名大噪。据该鞋的英裔意大利设计者称,尽管看起来很奇怪让人感到极其不舒服,但这种鞋穿起来并不会让人脚痛。
NO.4:圣鞋(夹趾鞋) 印度 18世纪
圣鞋或夹趾凉鞋是一种仪式用鞋,取自印度鞋类中最古老的,无法超越的名称。这种鞋只有一个鞋底和介于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一根小柱子和圆纽。这种鞋制作的材料通常是银、木材、铁甚至是象牙。
NO.3:木质新娘鞋 法国 19世纪晚期
这种高尖头新娘木质鞋源于阿列日省圣日龙市南部的贝特玛尔山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九世纪时期,当时,当地的村民抵御了一群摩尔人的入侵,这些摩尔人经常掳走村庄的妇女,并且为庆祝胜利他们还会将敌人的心脏挖出插在木鞋尖头处。
NO.2:芭蕾舞鞋 20世纪80年代至今
芭蕾靴是现代风格的鞋类。这种鞋兴起于人们的恋鞋癖,但后来尤其是在日本,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了一种时尚宣言。这种鞋是带着恨天高的传统芭蕾舞鞋样式。其概念就是让人足尖顶地,像是踩着超长鞋跟的芭蕾舞女演员一样。
NO.1:金莲鞋 中国 10世纪
汉朝妇女裹足使其双足成莲花花蕾大小的传统沿袭了一千多年。中国北方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鞋子呈“弓”状——鞋底和鞋跟几乎连为一体,鞋子脚趾和脚跟处通常会有皮质硬物做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鞋机鞋材网 / 东方头条